一個設計作品背后的你需要做什么

  古代練武之人,凡是能達到一定境界的必定是對武術有較高"悟性"之人。而在平面設計培訓中也不例外,今天想談談自己在設計培訓學院的各種"感悟"。從事設計快5年了,前兩年換過不少工作,平面軟件,互動,網頁美工培訓,到今天的做產品。在每次換工作做簡歷的時候,我都喜歡在作品集的封面上寫上,感悟,超越……我想,在經歷各種經驗和閱歷之后,能沉淀下來,才能走得更遠,因為我始終相信,能讓人成長的不是歲月,而是經歷!
  下面,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談談我對設計的各種感想。
  1、心態(tài)影響作品
  "相由心生",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開心快樂,那么就體現在面相上,相貌也會越來越漂亮。凡是具備較強"領悟"能力的人,都具有積極健康的心態(tài),在面對困難時能從容不迫,冷靜處理好各種事情。設計也一樣,樂觀、積極向上的心態(tài)很重要。因為你的情緒會在你的作品中體現出來。所以我覺得一個優(yōu)秀的設計師,他必定是個熱愛生活的人,用心去體驗生活,觀察生活,才會做出好的作品。設計源于生活,我不認為閉門造車能設計出優(yōu)秀的作品。同時,我也認為,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生活!
  2、從實踐中感悟設計之美
  我平時最大的愛好是逛各色各樣的優(yōu)秀網站,放在收藏夾里。當我收藏了滿滿的界面時,卻沒有時間去慢慢欣賞它,我發(fā)現我的設計水平并沒有像我的收藏夾那樣滿滿的成正比提高。我才發(fā)現自己忽略了重要問題,那就是實踐。沒有把這些精華應用到實踐中那就是紙上談兵,
  也沒有在實踐中驗證這些"精華"是否能運用到工作當中。我因此開始改變方式,在工作中,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,我盡量多的去嘗試新的想法,把收藏的精品運用到嘗試中,當然,這些嘗試要考慮自己產品的思想和背景。在看到一個好的作品中,我更多的是關注它美感背后的思想。表現手法可以借鑒,但是很多韻味是要靠慢慢思考才會體會。比如日本的設計風格大多數是簡樸、自然。這與他們對佛教禪中的信仰有關。如果我要設計禪宗相關的產品網站,那么就可以借鑒其風格,最求一種舒適、平靜的視覺感。
  這樣的借鑒其實很受益,你可以深入的了解一個設計作品背后的民族性、地方性、把民族審美的特點與現代形勢結合起來,形成自己產品的個性。我想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。
蕪湖奇翼設計學院 http://www.whqiyu.com